統一發票記載錯誤,主動更正及報備實際交易資料可免罰

03
12

 

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,財政部於102年11月25日修正發佈「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」第16條第3款規定,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,如有應行記載事項錯誤而未依規定作廢重開,於未經檢舉、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調查人員調查前,主動向稽徵機關更正及報備實際交易資料者,免予處罰。但買受人為營業人者,應於統一發票之各聯錯誤處更正,更正後買賣雙方確實依該實際交易資料申報且無短報、漏報、短開、溢開營業稅額情事者,始得免予處罰。

  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應處罰鍰案件,符合下列規定之一者,免予處罰:

  1. 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,每張所載之銷售額在新臺幣一千元以下、銷售額較實際銷售額短(溢)開新臺幣一千元以下或營業稅較實際營業稅短(溢)開新臺幣五十元以下。
  2. 營業人開立電子發票,每張所載之銷售額在新臺幣二千元以下、銷售額較實際銷售額短(溢)開新臺幣二千元以下或營業稅較實際營業稅短(溢)開新臺幣一百元以下。
  3. 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應行記載事項錯誤,於未經檢舉、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,已主動向稽徵機關更正及報備實際交易資料,其開立與營業人之統一發票各聯錯誤處並已更正,且更正後買賣雙方確實依該實際交易資料申報,無短報、漏報、短開、溢開營業稅額。

 

該局說明,按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(以下簡稱營業稅法)第48條規定,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,應行記載事項未依規定記載或所載不實者,除通知限期改正或補辦外,按統一發票所載銷售額處1%罰鍰,罰鍰金額最低1,500元,最高15,000元。又按統一發票使用辦法第24條規定,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書寫錯誤者,應作廢重開。財政部鑑於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應行記載事項,發生記載錯誤而未作廢重開,但已主動向稽徵機關更正及報備實際交易資料後,對該貨物或勞務以後各銷售階段之加值額未產生影響,違章情節尚屬輕微,爰修正稅務違章案件減免處罰標準第16條第3款規定,可免予處罰。

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  第48條

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,應行記載事項未依規定記載或所載不實者,除通知限期改正或補辦外,按統一發票所載銷售額,處百分之一罰鍰,其金額最低不得少於五百元,最高不得超過五千元。經主管稽徵機關通知補正而未補正或補正後仍不實者,連續處罰之。
前項未依規定記載事項為買受人名稱、地址或統一編號者,其連續處罰部分之罰鍰為統一發票所載銷售額之百分之二,其金額最低不得少於一千元,最高不得超過一萬元。

統一發票使用辦法  第24條

營業人開立統一發票書寫錯誤者,應另行開立,並將誤寫之統一發票收執聯及扣抵聯註明「作廢」字樣,黏貼於存根聯上,於當期之統一發票明細表註明。

 

該局舉例說明:

  1. 甲公司開立與乙公司之統一發票,發生交易金額及買受人統一編號錯誤,即時在統一發票各聯更正並向所在地稽徵機關報備,且甲、乙公司就該筆交易申報進、銷項金額、稅額、買受人統一編號無誤,則甲公司免依營業稅法第48條規定處罰。
  2. 甲公司開立與A個人之統一發票,實際交易金額應為350元,誤開成350,350元,即時向所在地稽徵機關更正及報備正確交易金額,可免依營業稅法第48條規定處罰。

(聯絡人:審查四科溫股長;電話2311-3711分機2550)


作者:Arens Chiang 執業會計師,發表於本站之文章係執業的一些心得、筆記或備忘紀錄,部份內容為個人非主流見解或可能因法令修改未能及時修正,若有相關問題請洽主管機關,請勿引用本文內容作相關決策。

沒有迴響

本文還沒有迴響,快來搶頭香!

留下迴響

你需要先 登入 才能留下迴響 。